美國生涯發展專家舒伯曾提出,一個人的生涯發展分為以下五個階段: 0~14歲是成長期、15~24歲是探索期、25~44歲是建立期、45~64歲是維持期、65歲以后是衰退期,其中每個時期又有更細致的劃分。 而在中國,也有類似的說法:“三十而立,四十
職業生涯發展有規律嗎?
那么,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會遵循上面所說的規律發展嗎?其實不一定。
一定的,是我們每個人都處在相同的社會背景下,必然會遵循大概率的發展特點,也會遵循個體的發展規律;而不一定的,則是因為受到“變革”因素的影響:由于新技術的出現、創新思維的作用等等,越來越多的新因素改變了個體發展,使他們身上呈現出不一樣的表現。
然而,即使處于“變革時代”,對于大多數普通人而言,我們還是要學會了解規律、掌握規律,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一生!
階段1:探索積累期
階段特征:職業能力不足、自我認知模糊、經常感到迷茫
階段分析:這個階段普遍發生在剛剛走出象牙塔,參加工作的職場新人們。在他們進入職場的3~5年內,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和處世之道,他們常常會陷入自我懷疑當中,感到前途渺茫。
階段提醒:這個階段主要有兩個重要的任務。一是探索自我。不要害怕出錯與失敗,但要學會反思和總結,這樣才能加深對自我的認識,才能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方向。二是培養能力。培養能力的過程中一定會面臨困難和挑戰,要善于把每一次的艱難困苦當作自己的修煉,這樣能力才會得到積累和提升。
階段2:發展成就期
階段特征:已有明確的職業發展意識
階段分析:一般來說,這個階段發生在30~35歲左右,也就是大概工作了7年后會迎來的階段。由于行業、地域和我們意識的不同,每個人的發展成就和該階段出現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:有些人已是青年才俊,三十歲左右就呈現出很好的發展勢頭,而有些人可能終其職業生涯里也不曾出現過這個階段。
階段提醒:這個階段是建立在探索積累之上的,包括有自身優勢和職業發展目標的探索與挖掘。只有當這些都探索出來之后,這個階段就像在已建好的地基上蓋房子,有了牢固的支撐平臺,發展就能更加迅速。
階段3:收獲平衡期
階段特征:人脈資源、成就機會及頂層信息等逐漸出現
階段分析:一般來說,這個階段會在40歲左右出現。由于前期的探索和積累,這時人脈、資源及頂層信息都會有所增加,職業發展也有了更多機會。
階段提醒:這個階段有忙不完的事、見不完的人和不能錯過的商機,同時還有來自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,需要及時平衡、調整自身狀態。
階段4:開拓實現期
階段特征:更多關注的是自我實現
階段分析:這是職業生涯發展的最后一個階段,這時我們已經準備退休的生活了。在收獲了成就與價值后的這個階段,更多注重的是自我實現,這種自我實現可以表現為延續自己原來從事的領域,成為資深匠人,也可能表現為開拓新的領域,豐富自己的人生。
階段提醒:自我實現需要在有保障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,因為此時無論是角色要求,還是生活成本,都不允許我們有太大落差。
探索積累期、發展成就期、收獲平衡期和開拓實現期,這是職業生涯發展的4大階段。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特征,對我們也有不同的要求。我們要在掌握規律的前提下,更好地運用規律,盡早達成自我實現。